close

當發薪日一到,我就會把薪資開始分派出去。

假如我的薪資為 40,000 元,每月給家用 10,000 元,儲蓄 10,000 元,投資 10,000 元,而剩下的 10,000 元就是我這個月的生活費。

當一個月過去後,如果生活費還有剩,那麼就在下個月將它轉為儲蓄或投資的部份。

 

舉個實例:

我的薪資轉帳戶是「中國信托商業銀行」,每月 6 日是發薪日,

先將 10,000 元轉到郵局的家用帳戶,

再將 30,000 元轉到 HSBC Direct 的轉帳用帳戶,(在 HSBC Direct 中先開三個虛擬帳戶,分別是一般用(提款卡使用本帳戶)、儲蓄用與投資用)

再由 HSBC Direct 的一般用帳戶分別轉帳 10,000 到儲蓄用與投資用帳戶,

儲蓄用帳戶的錢存進後,就不提領;而投資用帳戶的錢存進後,就改買 HSBC Direct 的共同基金或保險。

區分一般用(日常花費)與儲蓄帳戶的好處是當需要提領生活費時,就使用提款卡至一般用提領現金,

至於儲蓄用帳戶則只能經由線上轉帳,因較使用一般用帳戶麻煩,故將錢放在這自己比較不會胡亂動用。

 

最後,需要再提一下日常花費的估計:

如果以 1 個月有 30 天且 1 個星期有 5 個工作天與 2 個休假日,

那麼

  工作天的花費大約為 20 (早餐) + 30 (午餐) + 20 (油錢) = 70 元

  休假日的花費大約為 50 (早餐) + 50 (午餐) + 30 (油錢) = 130 元

  (PS 1: 工作天的早餐我都只吃泰山八寶粥,6 罐裝只要 115 元,平均 1 罐 20 元。)

  (PS 2: 工作天的午餐我都去自助餐夾 4 樣蔬菜加 1 碗白飯,老板都只算我 30 元。)

  (PS 3: 晚餐我都吃家裡,要不給「家用」幹麼!!)

  一個月的低消 = 70 元 * 22 個工作天 + 130 元 * 8 個休假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= 1,540 元 + 1,040 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= 2,580 元

 

  另外,每個月還有的花費

    書籍費用 = 1,000 元

    補習費用 = 1,000 元

    考試費用 = 1,000 元

    日常用品 =    200 元

    娛樂費用 = 2,000 元

 

  一個月的花費 = 2,580 + 1,000 + 1,000 + 1,000 + 200 + 2,000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= 7,780 元

 

  (PS 1: 書籍費用是買書的錢。)

  (PS 2: 補習費用是到外面上課的錢,如到救國團上課,兩個月大約 1,500 ~ 3,000 元,可以將其平均後,再算到此部份。)

  (PS 3: 考試費用就是去補考認證的錢,如報考 TQC,可能每科只要 500 元,但是像 SCJP 可能要 6,000 元。在此我是算一年認證的費用再取平均的錢)

  (PS 4: 娛樂費用就是出去吃喝玩樂的錢。)


  當算出每個月的花費小於 10,000 元時,表示這個月過去後,應該還會有錢剩下來可以轉到儲蓄帳戶。

  如果應該有剩下的錢,但卻沒有錢剩下,就表示自己的計劃有問題,或是執行的能力有問題。

  最好是在每個發薪日就統計自己的理財狀況,每月檢討一次,這樣才有進步的空間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goof 的頭像
goof

極簡

goo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